主页 > 疾病 > 肠胃疾病 > 附子理中丸:脾胃虚寒者的良药

附子理中丸:脾胃虚寒者的良药

飞鸟健康资讯  发布于  2020-08-19 17:54  |  肠胃疾病
附子历来被称为“百药之长”、“回阳第一要药”,从附子的生长周期来看,冬至时栽种,夏至时收获;
附子已秉足天地一岁之全阳之气,心为纯阳之剂,大辛,大热之品。
附子不仅能大补阳气,还能散寒,治疗阳虚、阳脱必需之药。
张仲景在《风寒杂病论》中所提到的附子理中丸,正是借助附子的全阳之气,调理人体的脾胃。

由于脾胃虚寒,脾不能升清,胃不能降浊,脾胃为气机升降之中枢,调理中枢使中枢正常运转,遂名曰“附子理中丸”。    

附子理中丸用法:

《伤寒杂病论》原书中道:“服汤后,如食顷,饮热粥一升许,微自温,勿发揭衣被”。

其中“如食顷、食热粥”,目的在于饮热粥以助药力,使其更好地发挥药效。


组成及药理:

附子(制) 100g、党参200g、白术(炒) 150g、干姜100g、甘草100g。

制附子(制) 100g:大补阳气,散寒,附子大辛,大热。

(注意,服药后口唇有麻木感,就说明附子的用量已经足了,可以暂停服药了,再服有中毒的可能。)

党参200g:在《伤寒论》中为人参,现已改为党参,党参健脾益气,有益于中焦气机的升降。

白术(炒)150g:健脾燥湿。

干姜100g:是生姜干燥所得,因为其色白,又称为白姜,与生姜相比,干姜的温热之性比生姜要厉害,但仍具有降胃气、止呕吐的作用。
干姜与附子同用,温阳散寒之力大增,俗话说“附子无姜不热”。

甘草100g:炙甘草,具有健脾益气、兼具调和作用。


功效:

温阳散寒、健脾益气、恢复脾胃升降功能,用于脾胃虚寒,脘腹冷痛,呕吐泄泻,手足不温。



适用人群:

1.腹泻病人:本药对于明显是受寒或食生冷而引起的水样腹泻,没有肛门灼热感,没有里急后重感的,都可以使用;
对于稍食生冷就腹痛腹泻的脾胃虚寒型人群,可在冬季服一段时间,但不可长服,以防附子药性过热。

2.脚癣病人:将本品研极细末,加蜂蜜调为膏状或加水调为糊状,涂敷于患处,外以纱布覆盖,每日换药2~3次,经过2~3天即可获愈。



3.慢性盆腔炎病人:(主要表现为小腹隐隐作痛,绵绵不休)

古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病邪内侵,导致湿热淤毒,滞留下焦,日久则气血淤滞,络脉失和,甚至结成淤块。

故治疗需以行气活血,清利湿热为主。

但是久病多虚多寒,用常规方法难以获效,“附子理中丸”按照说明书服用,最少要服三个月,每服七天停三天,连续服。

4.小儿多涎症病人:小儿终日流口水不断,口水清稀,舌质淡红,舌面上津液汪汪,几欲滑脱。不敢吃冷食。脾胃阳虚明显。

服用附子理中丸后治愈。


5.胃脘疼痛病人:胃脘疼痛,食少纳呆,舌淡苔白,大便每日一次,不成形。

附子理中汤三剂,附子理中丸两盒,先服用汤剂,再用丸剂。

6.痛经病人:附子理中丸加补中益气丸服用。

7.手足冰凉病人:附子理中丸补阳气、理脾胃,适量服用可改善手脚冰凉。
中医讲究因人而异,对症下药,药理也是随机应变,千变万化。
我们在面对病症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意见,谨遵医嘱,切忌盲目用药,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。 

(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删)

附子理中丸:脾胃虚寒者的良药  http://www.flyermo.cn/disease/xyk/8634.html

标签:

常青藤大药房

相关推荐

0769-88038821

电话服务热线时间:9:00 - 21:00

飞鸟健康资讯
官方微信

飞鸟健康资讯
官方微博

Copyright © 2018 常青藤 All rights reserved.粤ICP备17127017号  
咨询反馈
姓名:
手机:
内容: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