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疾病 > 肠胃疾病 > 萎缩性胃炎:胃镜微观辨证符合中医理论和方法

萎缩性胃炎:胃镜微观辨证符合中医理论和方法

飞鸟健康资讯  发布于  2020-04-22 17:12  |  肠胃疾病
由于较传统的望诊能更直接和客观地反映胃部的病变,而且较少受其他因素的影响。
 
所以,就单纯胃部疾病而言,镜下所见更接近疾病的性质和本质。因此,胃镜微观辨证是符合中医理论和方法的,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。


 
1、红白相间以白为主或黏膜苍白
 
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黏膜常出现不均匀的苍白区,病变多以胃窦部为著,亦可见于胃体部。病变的范围可以是局部,亦可呈弥漫性,或呈灶性分布。
 
黏膜苍白是由于局部腺体萎缩,血流减少所致,从中医病机角度来看,脾胃久病,耗伤气血,气虚推动无力,则络脉空虚或瘀滞;加之气虚无以生血,血虚胃络失充,黏膜失于温煦和濡养,故见黏膜苍白无光泽。
 
因此,红白相间以白为主或黏膜苍白是气血两虚的表现。临证可选用益气养血活血药物,如黄芪、当归、丹参等。
 
2、皱襞变细或消失
 
中医学有“阳化气,阴成形”之说,过去多认为皱襞萎缩变平是胃阴虚的表现。
 
就理论上而言,阴虚生内热,阳虚生内寒。阴虚内热者,胃黏膜当有充血发红的表现,但从临床实践来看,萎缩的皱襞多为苍白而非变红。
 
因此,我们认为,皱襞变细或消失应属脾胃气虚,或气阴两虚的表现。
 
用药可选益气养阴生肌药,如黄芪、当归、白芍、甘草等。
 
3、血管透见慢性萎缩性胃炎
 
由于腺体萎缩,黏膜变薄,黏膜下的血管可以透过黏膜层显露出来,轻者见呈网状分布的毛细血管,重者可见呈树枝状分布的略隆起于黏膜表面的静脉,色泽黯红或发蓝。
 
血管透见往往发生在黏膜苍白的基础之上,其病理机制亦是脾胃气虚、胃络瘀滞。
 
方药宜在益气养阴生肌基础上加通络方药,如当归四逆汤等。
 
4、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
 
这一改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增生或肠上皮化生的胃镜下表现,可见胃黏膜失去正常柔软光滑细腻的感觉,变得粗糙不平,病变局限者呈淡黄或瓷白色的小节,病变广泛者呈弥漫的细颗粒状或铺路石样改变。
 
黏膜粗糙多继发于黏膜苍白和血管透见的基础之上或与之相伴见。
 
从中医病机角度来分析,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,脾胃久病,升降无权,必致气机阻塞,水液不得敷布而聚湿化痰,气血运行不畅而气滞血瘀,气血痰湿诸郁之邪阻于胃络,故致黏膜粗糙不平。
 
从疾病发展的过程来讲,符合中医久病入络、因虚致实的病变发展规律认识。
 
因此,黏膜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是脾虚基础上诸郁互结阻于胃络的表现。用药方面,应在宏观辨证用药基础上加理气活血化痰药,如莪术、山慈菇、半夏、薏苡仁等。
 
异型增生多发生于肠化结节基础上,病灶多表现为黯红色的结构,是郁热血瘀的表现,治疗上宜加清热解毒、活血凉血药,如半枝莲、半边莲、白花蛇舌草、丹参、牡丹皮、三七等。
 
文章来源:李振华
 
注:内容仅供参考,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。


萎缩性胃炎:胃镜微观辨证符合中医理论和方法  http://www.flyermo.cn/disease/xyk/7086.html

标签:

常青藤大药房

相关推荐

0769-88038821

电话服务热线时间:9:00 - 21:00

飞鸟健康资讯
官方微信

飞鸟健康资讯
官方微博

Copyright © 2018 常青藤 All rights reserved.粤ICP备17127017号  
咨询反馈
姓名:
手机:
内容: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