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> 疾病 > 肠胃疾病 > 胃病史20年,中医治疗,转浅表胃炎

胃病史20年,中医治疗,转浅表胃炎

飞鸟健康资讯  发布于  2020-08-18 17:56  |  肠胃疾病

患者,男,49岁。


有胃病史20年,胃脘痞闷不适,时轻时重,3月前上海某医院胃镜及病理切片报告为“萎缩性胃炎”,HP阴性,久治效差。




目前胃脘痞闷,灼热嘈杂,得食稍缓,但多食则加剧,口苦,口干不思饮,时有嗳气,头晕;


消瘦,面色萎黄,大便稀溏,舌质偏红,苔黄腻,脉细弦而滑。


辨证为湿热蕴结,脾胃虚弱,治宜化湿清热、健脾和胃,方拟连朴饮合六君子汤、左金丸加减。




药用黄连4g,厚朴8g,石菖蒲12g,栀子12g,芦根15g,姜半夏10g,吴茱萸3g,干姜4g,太子参12g,白术15g,茯苓15g,陈皮5g,苍术8g,莱菔子15g,7剂。


二诊:灼热嘈杂、口苦口干减轻,大便溏软,前方栀子改8g,芦根改12g。


三诊:灼热、口苦已失,苔黄腻见减,前方去栀子、陈皮,石菖蒲改10g,7剂。


四诊:胃脘仍感痞闷,食后更甚,饥时缓解,大便成形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细带滑,此湿热证除,治当结合辨病。


前方去石菖蒲、芦根,加白芍15g,枳壳15g,刺猬皮10g,石见穿12g,7剂。



前方进退至八诊时,胃脘胀闷已除,能正常饮食,无头晕,不嗳气,精神好转,舌淡红,苔薄黄,脉细弦;


治宜健脾益气养阴纠其体质,行气活血改善胃粘膜血流,化瘀抗化防肠上皮化生,方取参苓白术散意合左金丸及行气化瘀抗化之品。


方药:太子参30g,白术15g,茯苓15g,山药20g,白芍15g,百合20g,北沙参12g,姜半夏10g,黄连4g,吴茱萸3g,干姜3g,枳壳15g,莱菔子15g,刺猬皮10g,石见穿15g,7剂。


九诊时,前方合黄芪、枸杞子、扁豆及胃康4号丸(院内制剂)服药20天,在上海长海医院复查胃镜示“浅表性胃炎”;


病理切片:胃窦粘膜浅表性胃炎,未见肠上皮化生。


随访半年,胃无所苦,饮食如常,体重增加5kg。




讨论:常用方药如半夏泻心汤、左金丸等。


方中半夏一般用姜半夏以和胃,左金丸中黄连、吴茱萸用量宜小,常在3~5g之间,做到苦寒不败胃,疏肝以和胃。


对有些病人即有胃阴不足之症,又见湿阻中焦之象,应注意养阴不滋腻,燥湿不伤阴;


临床尤为推崇茯苓、山药、薏苡仁、芦根等一组既可养胃,又可渗湿的药物。


注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。

(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删)

胃病史20年,中医治疗,转浅表胃炎  http://www.flyermo.cn/disease/xyk/8619.html

标签:

常青藤大药房

相关推荐

0769-88038821

电话服务热线时间:9:00 - 21:00

飞鸟健康资讯
官方微信

飞鸟健康资讯
官方微博

Copyright © 2018 常青藤 All rights reserved.粤ICP备17127017号  
咨询反馈
姓名:
手机:
内容:
X